空港兴城集团着力构建全周期投资管理新格局


所属分类:

发布时间:2019-11-10

11月10日,空港兴城集团在参股公司威爱新经济研究院召开投资管理专题会,以深入现场、剖析案例、探讨交流的形式系统研究部署投资管理工作。


  11月10日,空港兴城集团在参股公司威爱新经济研究院召开投资管理专题会,以深入现场、剖析案例、探讨交流的形式系统研究部署投资管理工作。

 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易劲松,党委副书记王松,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谢小林、陈华、熊军,财务总监葛瑞及集团公司中层管理人员、下属全资公司班子成员参加会议。

  截至2019年10月30日,空港兴城集团(含代管的西投公司、水投公司等)累计参与各类投资项目共计102个(不含工程类投资、资产类投资),实际出资累计约135亿元。

  对外投资项目呈现三大特点:一是深度聚焦新兴产业。截至目前,空港兴城集团参控股项目主要聚焦航空经济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经济等国家重点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,累计参与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、紫光基金、中电熊猫、瓴盛科技、华西国际医院等重大项目5个,计划总投资151.26亿元,累计实缴出资55.86亿元。二是市场化转型迈新步。战略规划与投资部统筹负责集团对内对外投资管理工作,投资重点从园区开发、资产投资、传统产业投资,逐步向房产开发、股权投资、基金投资、专业化园区经营、物业管理等专业领域拓展。集团集聚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,在投融资、工程建设、法务、财务、人力等领域向专业化、市场化迈进。三是投资管理逐步强化。今年5月以来,集团正全面系统地拟定涉及顶层设计、科学决策、投资流程、投后合力管控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投资管理制度,着力构建“投前科学评估、投中密切跟进、投后规范管理”的全流程、全周期投资管理新格局。17个历史遗留问题项目正有序稳步推进化解。

  会上,战略规划与投资部作了投资管理工作有关情况汇报,针对威爱新经济、万兴绿建等投资项目进行深刻剖析。

  围绕集团当前存在的投资管理体系不健全、投资回收期长效益不高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难度大等问题,参会人员纷纷提出了各自意见建议。

  思想在研讨中碰撞,思路在碰撞中激发。

 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投资工作重点任务。一是着力构建大投资管理体系。强化投资管理顶层设计,突出“集团总公司决策管控、二级公司市场化专业化运营、参控股公司风险管控”管理逻辑;在投资决策上增设投资决策委员会,建立投资顾问专家库,建立健全“投前、投中、投后”全生命周期投资管理机制。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。力争在今年12月底前系统研究形成“1+14”的投资管理制度体系,以系统化抓投资,以专业化抓运营,以规范化控风险,以目标化抓效益。强化投资管理目标考核。投资管理工作与绩效考核挂钩。将每个投资项目责任到人,将投资进度研判分析通报到季。二是着力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。强化投前评估。借脑借智对拟投项目多维度进行专业化研判分析。严格按照投资管理流程,抓好审查、招采、监管等工作。强化投中服务。实行项目负责制;实施项目台账管理和项目档案化管理;建立定期收集项目信息机制和工作动态通报机制;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应对。强化投后管理。突出外派董监高专职化专业化;突出股东权利主张;突出动态监控、风控研判。严格依法依规处置不良资产或历史遗留问题,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。三是着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。强化统筹协调和分类处置,成立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领导小组,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,下设工程、投资、资产三个工作组,集团分管领导或二级公司主要负责人任工作组组长,全面统筹、协同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。四是着力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。借脑借智,组建投资顾问专家库;招精育优,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;设立投资课堂,定期邀请各类专家到公司培训授课,着力提升现有人员专业化素养;每年推荐选拔一批优秀骨干人才,走出去到政府机关、领军企业等外派交流学习,进一步夯实人才队伍。

  会后,参会人员一起聆听了HTC VIVEDU威爱教育创始人、CEO孙伟博士作主题讲演,同时听取了威爱新经济研究院成立一周年来在人才引进、知识产权、宣传拓展、校企合作等工作情况汇报以及公司经营情况汇报。